2岁女孩玲玲(化名),

身高只有78.5cm,体重不到20斤,

甚至不如18月龄的儿童。

更可怕的是,玲玲的头发也全掉光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区俊文主任为玲玲复诊。

12岁女童头发全掉光

医院营养科主任区俊文介绍,

玲玲第一次在就诊是年初。

玲玲妈妈说,孩子大约半年前开始就不再长高,不再增重,还掉头发。测量发现,玲玲身高只有78.5cm(标准身高:83.3-89.8cm),体重9.5kg(标准体重:10.6-13.2kg),远低于《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玲玲的情况甚至连18月龄儿童身高81.5cm、体重10.65kg的中位数都达不到。”

看着瘦小的玲玲,刚开始区主任只是以为孩子营养没跟上,当时天气还有些冷,玲玲戴着帽子,直到玲玲妈妈脱下了玲玲的帽子,区主任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玲玲的头发居然全掉光了!

玲玲妈妈说,在此之医院看过,都找不到原因,真是急坏了。会不会是营养出了问题?

区主任仔细询问了玲玲的饮食和日常生活行为,对比营养不良的案例,觉得玲玲的情况不是单纯性的营养不良导致的。有一个可能性一直盘旋在区主任的脑海里,区主任当即建议玲玲抽血化验血铅。

2血铅浓度严重超标

检验结果显示,

玲玲的血铅含量超过μg/L!

根据原卫生部发布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μg/L则为严重铅中毒,这个数值明显偏高,24小时复查结果依旧,玲玲确诊为严重铅中毒!

据区主任介绍,铅作为一种重金属,可以在人体中不断蓄积,对人体会产生很大的毒性,儿童铅中毒后多面色灰白,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不增,主要症状还有腹痛、贫血、厌食、呕吐、便秘、多动、易冲动等,严重者还会出现昏迷、惊厥、死亡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由于儿童无法主诉病症,儿童铅中毒常常容易被误诊,从而耽误治疗。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区俊文主任立即为玲玲制定了详尽的“排除铅毒”+“补益强身”相结合治疗方案。一方面通过口服排铅药物等排出体内铅毒,另一方面要求玲玲定期复诊,通过营养干预调理身体,提高抵抗力、免疫力,达到抵御铅再损害和促进组织修复、恢复生长发育的作用。

3元凶疑似汽车尾气

2岁的小女孩,

到底是为何出现如此严重的铅中毒呢?

区主任仔细排查了解玲玲一家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原来一年前,玲玲一家租下了马路边上的一家门面,既做点小买卖,同时也用作生活居住。区主任判断,可能是玲玲长期在路边生活,吸入了大量汽车尾气从而引起铅中毒。

在玲玲确诊后,玲玲爸爸妈妈也特意前来抽血化验了血铅,但含量并不高,这让他们很疑惑,大家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和居住,为什么玲玲是铅中毒,而大人却没事?

区主任指出,这是因为儿童更容易铅中毒。因为婴幼儿的身高正处于汽车尾气排放的高度,大多数婴幼儿都喜欢把手放进嘴里,客观条件上,更容易把铅带入体内。

此外,从生理的角度分析,

儿童消化道对铅的吸收率是成人的50倍!

呼吸道的吸收率也比成人约高出7倍,

所以儿童更容易铅中毒。

区主任建议家人为玲玲更换一个居住的环境,同时减少在店面的时间,远离铅中毒的环境。玲玲找到了疾病的根源,并陆续在医院进行了一年的诊治。一年后随访了解,玲玲的发育基本已达到正常生长发育水平,而且头发也长出来了,在最近的一次复诊当中,玲玲奶声奶气地说:“我很快就可以绑头发了,女孩子都会绑头发的。”

如何预防儿童铅中毒?

1.培养儿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进食前。

2.勤给儿童剪指甲,指甲缝是最容易藏匿细菌、铅尘的地方。

3.尽量避免使用劣质喷漆玩具,并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和用品。

4.家里清洁尽量使用湿拖把拖地,避免尘土飞扬;经常用干净的湿抹布清洁儿童接触到的地方。

5.尽量不带小孩到汽车流量大、空气质量差的环境或铅作业工厂附近散步、玩耍,外出可戴口罩。

6.以煤作为燃料的家庭勤开窗通风;避免被动吸烟,吸二手烟。

7.儿童要避免接触含铅的化妆品、药物、铅蓄电池等。

8.保证高钙铁锌等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等,这些食物具有排铅的功能;不食用传统工艺制作的皮蛋、爆米花、铅质焊锡罐头等含铅较高的食品。

9.使用自来水管道中的冷水烧开水,或者烹饪或蒸煮食品,而不要用热水管道的水制作食品。

猜您想看:

爆炸中父兄双亡,这个4岁广州仔全身50%重度烧伤双手截指,生母出走

去香港打HPV省心?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假疫苗!在广东打HPV要注意……

38年后这个血吸虫中间宿主卷土重来?广东这个地方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来了!深圳?珠惠汕城际铁路正式获批,看看有没经过你家门口

路边摄丨一手握方向盘,一手各种操作?

采写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严慧芳通讯员祁沅

编辑

朱丹刘家良

校对

蓝淑茹

------------我是送福利的分割线----------

做拍客赢千元大奖

快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