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铜器的作伪历史我国青铜器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至宋代较多,如宋人曾经以春秋晚期宋平公时代的宋公戌钟为标本,进行仿制;另外,传世的宋太和钟和蟠龙纹钟都是仿制的。宋代仿制青铜器水平较高,但其仿制目的不是为了利用赝品赚钱,而是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仰慕。西周双兔车軎(音卫)元、明时期,青铜器的仿制技术不如宋代,制作粗糙,易于辨认。清代早期,青铜器的仿制多整器作伪,器形和纹饰不伦不类。乾嘉之后,常见在真器上伪作铭文的情况,但往往将西周的铭文刻于商代的器形上,造成明显的破绽,且刻字技术较差。山东潍县是清代青铜器作伪的大本营,多仿陈介祺的藏品。商代史鼎西安和洛阳是近代以后青铜器作伪的中心。洛阳除青铜器以外,还作伪金银器和鎏金银器,这些赝品多被欧美一些国家收走;西安多仿秦诏版和秦量。秦始皇诏文权二·青铜器辨伪的方法(一)从铸造工艺方面辨伪1.范线的辨别:所谓范线,是陶范在拼合时,因微小的错位所呈现出来的痕迹。这种痕迹有明显的,也有不甚明显的,但作伪者不懂这一缘由,往往把范线合拢的痕迹,处理得非常平整对称,其实这正是作伪的破绽之处。西周晚期仲柟父簋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大部分是用陶范法铸成的。判断青铜器是否用陶范法铸成,要看青铜器是否有块范对合的痕迹,也就是看应该合范处是否留有对合的范痕,即是否有“线”。任何一件块范铸造的青铜器,很难做到在拼合的地方不露痕迹。有的器物纹饰不多,表层素面较大,合范的痕迹容易修饰,但在隐蔽处,如鼎的耳内和腹下部,还会遗留痕迹。用蜡模法伪造的青铜器,表面制作较精细,是没有任何范痕的。为了掩人耳目,造假者就在模上贴蜡片,所贴蜡片不合缝,铸成后的青铜器上会留有痕迹,容易使人误以为是范线。但这种做法在青铜器上形成的范痕是凹陷的,与范铸法不同。西周晚期杜伯盨2.重量的辨别:新铸之器一般重于原器,这是伪品或仿制品的通常特点。产生这一情形有两个原因:首先,作伪的青铜器没有经过长期的氧化或腐蚀,与真品埋藏在地下二千多年而经过长期腐蚀是不同的。经过数千年慢慢腐蚀的青铜器,因有发气量,器物表面略有膨胀,比重下降,而伪铸品没有这一过程,就显得比较重。另一方面,伪器的蜡模制造都略厚于原器,仿造者往往未见原物,因而蜡胎的成型也未能如原器壁之薄,这是一个先天的毛病,因此伪铸器的器壁一般都厚于原器。商代早期兽面纹簋3.声音的辨别:伪器系新铸,经叩击后声音清脆,犹如新铜。而经过地下腐蚀较深的青铜器,铜质已经矿化,所以发音浑浊者居多。当然,埋藏在及其干燥而又纯粹的土层中的青铜器,敲击音也有甚佳的。商代后期矢壶4.范土颜色的辨别:范土通常有红、灰两色,黑色的范土未见。若见到黑色范土,一般是存在翻砂迹象。因为,在翻砂时,泥土中要放入适量的石墨和有机物,这些物质经过碳化后就会呈现黑色。绝大部分传世或出土的青铜器,不少尚保存着范土,有的在比较明显的地方,如簋、壶、卣的圈足等会留有少量的痕迹。这一方面,在鉴定时也可以作为参考。商代后期兽面纹兕觥(二)从器形方面辨伪每一类青铜器,随着时代的不同,都有它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全面掌握各时代各类器的形制特点,是青铜器鉴别的基础。商代后期山妇觯伪器可以分为直接铸造和拼凑改造两类。直接铸造的又可分为三种:一是铸造的伪器器形和铭文均有所本,尽管模仿得并不准确,但也有一定的水平;二是毫无根据的杂拼,意在作奇,稀见为贵;三是器形或铭文只有部分有所本,部分却改了样。如器形有所本,但却铸上杜撰的铭文;或者铭文有所本,却铸在毫不相干的器形上。如颂组器的铭文既长且精,在晚清发现的西周时期带有长篇铭文的青铜器中,是首屈一指的。颂组器有鼎、簋、壶等,铭文极为清晰。上海博物馆曾收集到一件伪颂壶,其铭文是按照西周宣王时代颂壶原器拓本翻铸的,但此器形的双耳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这就是说,作伪者可能根本没有见到过颂壶的图形,而是凭想象伪造。西周晚期颂鼎拼凑改造的作伪,是水平很低的作伪,但如果不仔细观察,也有上当的可能。这类作为大多是在旧的器物上部分改造,使人产生新奇感,从而谋得厚利。例如,商代殷墟期的兽面纹斝,型式比较平常,作伪者就在斝的口部另外安装一个流,使这件平常的斝变成了一件前所未见的器形,从而破坏了器物的真实性。也有整器全是拼凑的情况,如秦代青铜量器和衡器,多为世人所重,因此,刻有秦始皇廿六年和秦二世诏的量器和秦权,伪造者不在少数。例如,有一秦始皇方斗,四面皆刻有铭文,青铜表层的腐蚀也有相当的程度,作为后埋入土中,若无百年以上,不可能有这样的表层。但是这件伪造的秦方斗的四方壁、一方底和柄,都是用焊锡焊接的,柄是一件戈镦配接的,诏文字体也很浅薄,可以认为是清代中期作伪的实例。商早期兽面纹斝(三)从铭文方面辨伪宋代以来,金石在一切文物中具有独特的地位,金石家研究的重点是文字,那时,收藏家们对青铜器的收集,也往往偏重在铭文方面,因此,被当作历史文献对待的青铜器铭文,往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颂鼎铭文拓片晚晴是青铜器铭文作伪的主要时期。商周时代的青铜器铭文铸造,是另做一块铭文范,嵌入主体内范中。有的铭文范嵌得很平整,周围没有明显的痕迹;有的却嵌得很粗糙,突出于器的表面,如秦公簋的铭文。商周时代在铸造长篇铭文时,有的还要划好线条或打好格子,所以,一般铭文横行直行都比较规整,而在陶范上刻铭的技工,技术非常高超,书写也十分流利。西周早期堇临簋及其铭文拓片由于范土的铭文是阳线条,因此铭文范上的阳文在刻完后,乘湿嵌入主体范中,要避免与外范接触就需要修正,可能要微作按捺,这样阳文字的上口就大,所以,铸成的铭文往往有字口小底部大的感觉。这种现象必须要进行精细的观察才能发现。另外,字口内具有磨砂玻璃那样均匀的无光感,字体笔划的转折处呈非常自然的圆势。而后刻的铭文,有的是有所本,字体比较拘谨、呆板,字口内有或隐或显得刀凿痕。西周早期顶卣及其铭文拓片伪刻铭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伪器伪铭、真器伪铭、伪器真铭、真铭增刻伪铭等。鉴定青铜铜器铭文的真伪,除了需要知道各种作伪的方法外,还要懂得各个时代铭文的风格,从而可以判断书法结体、语汇文法等是否符合。另外,还需要掌握大量的标准字形,掌握得越多,判断也就越准确。西周晚期蔡公子壶及其铭文拓片(四)从纹饰方面辨伪每一件青铜器的形制、花纹、铭文都要有统一的风格,都应具备一个时代的特点。西周中期的青铜器上,绝不可能出现商代殷墟时期的花纹;商代的兽面纹不可能出现在西周中晚期的兽蹄足鼎上;而窃曲纹、蟠龙纹一类的纹饰,也不可能出现在商和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上。商代早期兽面纹鼎十九世纪初直到三十、四十年代,殷墟青铜器和所谓的“战国式”青铜器,大量流向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古玩肆,因此“满花器”和“三层花器”的作伪就兴盛起来。以作伪铭为主而不善于铸造精细花纹的山东潍县造赝品的作坊逐渐衰落,而善于铸造精美花纹的苏州周梅谷作坊和北京地区的造伪器作坊迅速兴起,这些作伪的作坊同时也修配古玩肆的青铜器。周梅谷作坊使用失蜡法,技巧精湛,大大超过山东潍县的水平,伪铸近乎殷墟出土精丽风格的青铜器。伪刻青铜器的花纹,大多是根据图录上的纹饰,再与器形相配,有时部位条件不同,就要作局部增减,有些图录本身的纹饰已经变了形,因此仿刻也就失之千里。完整的方彝蜡模造型(五)从锈蚀情况辨伪1.青铜器锈蚀称谓商周青铜器长期埋藏于地下,由于各地区的土质成分、地下水及墓葬内有机物腐蚀所产生的化学成分不同,这些因素作用于青铜器表层,青铜本身会引起质变,成为铜的各种盐类。有关青铜器锈蚀的称谓,有如下几类:西周虎戟镈(1)皮壳:皮壳又称“贴骨锈”,是青铜器在不同存在环境中与周围多种化学物质长期发生作用,在其表面上生成的一层氧化膜。皮壳色泽温润,质感厚实,有枣皮红、绿漆古、黑漆古、黑绿、黄绿灯多种皮壳。觥(生坑)仿古青铜作品(2)薄锈:薄锈是指单层锈,多数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绿锈,也有一些青铜器表面的薄绿锈体重混杂有蓝锈、黑锈、土锈和红锈。薄锈多出于青铜器窖藏,窖藏出土的青铜器由于没有与土壤直接接触,属于封闭环境中的大气腐蚀,而青铜器在缺氧环境,弱或中等浓度的非氧化性酸中都是相当稳定的。觥仿古青铜作品(3)厚锈:厚锈多出自北方地区,以河南安阳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最为明显。厚锈层次多,锈色多样,在最底层的皮壳上面通常分布有红锈、浅绿锈、深绿锈、土锈等锈层,锈蚀的层次非常明显,而且锈体坚硬。西周团龙纹簋(4)发锈:发锈是从青铜器铜胎基体里产生的锈蚀,“发”即膨胀之意,这种由内向外形成的锈蚀会把青铜器基体表层顶起来,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个个锈泡。2.青铜器锈蚀辨伪青铜器锈蚀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青铜器的锈蚀途径和锈蚀机理,为科学、有效地鉴定和保护青铜器提供有力的参考。各个地区的青铜器表层的铜锈很不相同,从出土的青铜器看,一般来说,陕西地区出土的青铜器,表层保存得较好,铜质分解不严重,铜锈变化不太复杂;而殷墟、洛阳出土的青铜器,铜质层次非常复杂,保存一般不佳,如有的青铜器表层为铜的浅绿色盐类,附着的铜锈,第一层为黑色,第二层为枣红色,第三层为绿色,第四层是土锈结合的硬块等。长江流域湖南、安徽等地铜质本身分解腐蚀相当严重,有的只剩下极薄的一层铜质,这种青铜器被称为“半脱胎”或者“脱胎”器。“脱胎”的青铜器大都出土于长江流域的红壤地带,如湖北、安徽、江西等地,但色泽根据出土地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安徽出土的脱胎青铜器,有的地区呈灰绿或灰色,湖北出土的脱胎青铜器,没有湖南的那样嫩绿。当然,同一地区出土的脱胎青铜器,色泽也不是绝对的一致。之所以必须详细观察各地区青铜器的表层和铜锈生成的情形,是因为作伪的器物或者部分作伪的器物必然要用铜锈伪装,而其表层也需经各种伪装处理。因此,对青铜器表层和铜锈仔细观察,是青铜器辨伪的重要一步。西周师趛鬲图片来源于网络、故宫博物院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