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粟裕闫雯雯
“心中有梦想和毅力,冬奥赛场不断突破身体的极限,这种能量好像是无尽的。”说这句话的,是叶乔波。
她被誉为中国的“初代冰雪女王”,让五星红旗首次飘扬在冬奥领奖台上,为中国在冬奥会史上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
在年第十六届冬奥会上,28岁的她在女子米、米速滑决赛中斩获两枚银牌,为中国冬奥史立下新的里程碑。时光流转,如今北京冬奥进入开幕倒计时。叶乔波感慨,30年前在法国阿尔贝维尔赛场时,根本想象不到北京会成为“双奥”之城,冬奥会的举行将向世界证明中国的综合实力和文化自信。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乔波精神”就广为流传,直到今天还在鼓舞着年轻的运动员们不断进取。
年叶乔波再次创造奇迹,在世界短距离速度滑冰锦标赛上荣获三枚金牌,成为中国和亚洲第一个世锦赛全能冠军。之后,她包揽世界杯系列赛女子米全部8金,荣膺世界杯总冠军“金冰刀”殊荣。
叶乔波在赛场上荣誉满满。受访者供图
由于长年艰苦训练,叶乔波两个膝盖骨的损伤十分严重。当年手术时,医生从她的膝盖中取出5个指甲盖大小的碎骨。医生曾多次劝说不要再上场比赛。而那时,距年的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只剩5个多月时间。“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坚持,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谁劝我也不管用。”叶乔波说。
年第17届冬奥会如约而至,叶乔波带着一身伤痛参加比赛,在最后20米时,左膝关节发生绞索,她害怕会摔倒在赛场,只能靠右腿用力支撑着。尽管如此,她最终还是以0.01秒的优势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
退役后的叶乔波致力于冬季运动的推广,目前在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担任委员,和一些退役名将自身的参赛经验分享给冬奥组委。
距离中国获得首枚冬奥奖牌已过去30年,叶乔波见证了中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在北京冬奥倒计时之际,封面新闻对话叶乔波,再忆那些充满拼搏汗水的日子。
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用%努力去争取
封面新闻:您让中国在冬奥史上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年冬奥会即将举行,对您来说有什么意义?在年第16届冬奥会上想过有这么一天吗?
叶乔波:在我做运动员时,从未想到有一天北京能举办冬奥会,说明我们的综合国力强大了,这是充分展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巨大舞台,也给我们的民众带来更多的文化自信和体育自信。北京市区雪资源不是很好,但我们依然能把京津冀整合起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可以激发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深入普及冰雪知识,让更多的百姓体验到冰雪运动的乐趣。
本届冬奥会作为关键性节点的意义所在,正是在于它能够展现出中国发展的真实面貌。奥运会不仅能检验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同时也能展示举办城市综合管理的运行能力,让大家看到真实、立体、多维的中国风貌。
年冬奥会赛场上的叶乔波。受访者供图
封面新闻:上世纪70年代初期滑冰训练,您在湖泊河道进行,条件特别艰苦,当时没有人工制冷,没有室内滑冰馆,要练习滑冰只能“靠天吃饭”,当时您感到苦吗?和同龄女孩比,您背负更多的是来自家庭的重任和父亲的期望,这跟您军人家庭出身有关吗?
叶乔波:冰雪项目运动员天赋占一部分,后天努力更加重要。其实我的条件不是很好,身高是cm,而欧洲选手身高都在-cm,人家滑出的一步就比我长,但我的技术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是后天练出来的。奥运会以后,包括我的家人和亲朋好友,没一个支持我再去滑冰的,但我为了梦想、为了终极目标,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持,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都要用%的努力去争取。
我想我的性格里,有军人家庭教育和职业选手叠加的特质,这才让我更有意志力。父母对我的关爱太多了,我还有个残疾哥哥,我也希望早一点回报家人。我读书时做什么事都要争第一,别人写作业一个字写一行,我就写十行,课还没上,我就先自学,从小就这样,训练更是如此,总得比别人多练,别人做次,我就做次,我相信“笨鸟先飞”。
那年憾失金牌如今勇敢说“不”
封面新闻:年第16届冬奥会上,您获得米和米速滑的2枚银牌。为中国在冬奥会史上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在米速滑时,由于对方选手没有按规则让道,与您发生两次碰撞,结果两项比赛以0.18秒和0.02秒的微弱差距,与冠军失之交臂,您也努力争取申诉,当时情形是什么样?您觉得现在这种情况还会出现吗?
叶乔波:觉得挺遗憾的,在擅长的米速滑比赛中,一位苏联选手由外道滑向内道实施超越时,由于内道选手没有按规则让道,冰刀和身体先后碰撞两次,最终以40.51秒获得银牌。我当时特别不高兴。因为我穿的冰刀,走不到石灰地面,当时也没找到代表团的翻译来帮我申诉。
当时周围有人说,这已是中国取得的第一块奖牌了,如再跑第二次,因为体力消耗也有风险,但我不担心。如果通过官方来申请,我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那个时代的竞技舞台,这种情况的出现,我觉得有时候也很无奈。换了今天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想可能会出现两个结果。因为我们有足够的自信,这是国家带给我们的底气。
叶乔波载誉归来。受访者供图
世界杯前夕“手焊冰刀”体育塑造人格
封面新闻:冬奥组委的展示中心现在还展示着您的一双冰刀,是您赛前亲自焊接的,这双鞋的背后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叶乔波:在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前的韩国世界杯上,因经费有限,我们参赛选手只能提前一天赶到比赛城市。抵达当天去适应比赛场地时,结果冰刀甩掉了,那个时候运动员没有备用冰刀,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这和战士在战场上没有武器一样,所以翻译刘军带我去找了一家汽车修理店,结果师傅说不会焊接冰刀。我就问他有没有电焊、焊锡等设备。因为我之前在旁边看过教练是怎么焊冰刀的,当时是出于好奇,没想到还真派上了用场,自己就照葫芦画瓢给焊上了,没想到第二天的比赛夺得了2枚金牌。
封面新闻:您最近由于纪录片拍摄回吉林长春,去了当时练兵的滑冰场吗?感受怎样?
叶乔波:重回当时的训练场,后来摄制组的同事说,零下12℃时,大家已经冻得不行了。而我们那时是零下35-40℃,当时还没有室内冰场,只能在湖面或江面滑野冰,坐着敞篷汽车,到黑河、嫩江、海拉尔、齐齐哈尔等地训练,在低温的户外训练,其实蛮挑战人的极限的。那时我年龄最小,几乎每天都是哭着训练。
现在回头看,觉得幸好有过这样一个经历,让自己在困境中成长,也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体育实际有塑造人格的功能,它可以挖掘人的潜能,改变人的命运,我觉得这一点是终身受益的。
最后一次在领奖台上落泪
封面新闻: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米速滑,您由于膝盖伤病只拿到13名,4天后您带伤勇夺米铜牌。您当时膝盖已经受损很严重了,是否想过放弃?
叶乔波:在冬奥会前一年,我还囊获了所有米比赛的全部金牌,实现了“大满贯”,获得了“金冰刀”的殊荣,那一年获得了14枚金牌。可不到一年的冬奥会,我的擅长项目却名落孙山。沉重的心情可想而知。第16届冬奥会到17届冬奥会,每天都是煎熬。在赛前,手术医生还从膝盖里拿出5块碎骨。我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感觉每天都十分艰辛,但为了年冬奥会圆梦,我觉得就是把腿扔到冰场上都值了,因为这是我人生的最后一场搏击。
尽管医生一脸无奈地反对我参加冬奥会,因为他说这样毫无意义。他知道我的终极目标是拿金牌,他觉得这不可思议。他说给我了两个方案,一个是修复,但这就意味着一年内不能参加任何比赛。第二个方案是把碎片取出来,断了韧带也不能修复,但可以参赛,我只能选择后者。左腿下面都不好使,我就拖着一条半腿去比赛。哪怕这条腿我不要了,也要全力以赴。我觉得有目标和梦想给人的动力是特别大的,精神潜力可挖掘的空间很大。换句话说,从超越自我到不断突破身体极限,这一段就是甩掉对手的距离。
封面新闻:您在这场比赛的最后20多米膝盖发生绞索,当时有没有特别慌张?
叶乔波:我在荷兰的世界杯终赛时,就发生过这种绞索摔出去了。一旦出现这个情况,就不要再拼命蹬,要稳住。因为关节里的碎片形成游离体,卡住的那一瞬间就动不了。这些都是赛前反复预演的课程,心里有了防范意识,就不会轻易摔倒。因为我在第二组出发,但前2组的4个人比赛,我已经排第3名了,后面还有好几十个运动员。结果没想到所有选手都跑完了,我的第3名位置没有被仅差0.01秒的第4名撼动。我相信:幸运来自努力。
虽然这块奖牌的成色不尽人意,但我个人觉得在某种意义上,这块铜牌对我个人的价值似乎更有人生意义。虽然不是完美收官,但它诠释了一种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运动员就是要全力以赴。
封面新闻:您当时站在颁奖台上,眼中闪烁着泪花。当时心里在想什么?
叶乔波: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在领奖台上落泪,也是最后一次。我的路没有完,这就是在那时最强烈的想法。我的冰雪生涯虽然在赛场上终止了,但新的人生刚刚开始。
学最好的别人做更好的自己
封面新闻:您目前担任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从运动员角度出发,您如何协助北京冬奥组委保障运动员服务的标准和水平?
叶乔波:我们运用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分享给组委会相关部门,从赛事准备到服务于运动员。比如为小语种国家提供翻译志愿者,一些运动员可能不懂英语,在比赛期间便捷地提供一些小语种平台,在比赛时方便沟通。
我也提出了场馆赛后的合理利用。国家速滑馆是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冬奥会时将承担速度滑冰比赛。国家速滑馆形成了投资、建设、运营、赛事经纪一体的运营模式,确保冬奥会后25年仍然能可持续发展,仍然服务大众,服务冰雪运动,为奥运场馆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北京方案”。
叶乔波目前担任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受访者供图
封面新闻:冬奥会进入倒计时,运动员在紧张的准备训练和比赛,您最想对给中国健儿说什么?您对北京冬奥会有什么样的期待?
叶乔波:我想把年轻时代的感想分享给冬奥健儿:学最好的别人,做更好的自己,我们人人都是冠军。希望所有正在备战的中国健儿都能全力以赴、不留遗憾。在北京冬奥会上,相信他们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也是全世界的共同心声。
北京准备好了!中国准备好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