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里有个反派人物,名叫栾平,又叫小炉匠,由于顽固坚持反动立场,被杨子荣枪毙了。小炉匠并不是他的外号,而是他作为土匪联络员的掩护职业。那么这个职业是做什么的呢?这个问题不用说当下的年轻人,恐怕六十五岁上下的北京人也说不大清楚。有人说:“小炉匠又称锢炉匠,即锔盆锔碗、补锅及钉焊各类铜铁器的匠人。”
最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小炉匠就是焊洋铁壶的。也难怪,过去北京的胡同里常见的小炉匠、焊洋铁壶的、锔盆锔碗的,绝迹很长时间了。
我今天在这儿给大伙儿扯扯闲篇儿,说说这几样老北京走街串巷的手艺人。
话题,就从“锢漏锅”说起。
《林海雪原》连环画杨子荣逮捕小炉匠
锢漏锅的专指小炉匠
最初的小炉匠所从事的,是锢漏锅。锢漏锅,就是补锅。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做饭的锅是必不可少的。老北京人谁要是发誓即使不过日子了也要买件贵重东西或者是做成一件什么难事,常就发狠说:“我砸锅卖铁也要……!”话是这么说,正常人不会真砸锅的。那锅怎么会漏呢?
过去老百姓用的锅都是铸铁的。铸锅匠人用高温把铁矿石或碎铁片熔化成铁水,浇铸成锅。所以,铁锅底部都有个“脐儿”。铸铁锅,难免有个砂眼什么的,使用时间长了可能会出个小洞。买新锅要花不少钱,少花些钱补补,还能接着用。找谁来补呢?锢漏锅的。
锢漏锅这个行当,恐怕比铸铁锅的出现晚不了多少,最晚,八九百年前的南宋时就有了。有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为证:“市井中有补治故铜铁器者,谓之‘骨路’,莫晓何义。”陆游老先生也纳闷儿:“什么叫骨路啊?”他考证道:“《说文》云:‘锢,塞也。’铁器穿穴者,铸铁以塞之,使不漏。”他恍然大悟:啊,原来“骨路”正是“锢”字的反语。陆游老先生这么一考证不要紧,本来很简明的一个词反倒复杂难懂了。“骨路”其实是“锢漏”。“锢”,就是“塞”;塞什么?塞锅上的漏洞。用什么塞?用熔化了的铜或铁。所以,用金字旁的“锢”。怎么个“塞”法呢?这就说到锢漏锅的为什么叫小炉匠了。
老朽年幼时,见过肩挑担子走街串巷的锢漏锅匠人。
街上摆摊的补锅匠
他们吆喝起来就是三个字:“锢漏——锅!”“锢”字声短,“漏”字声高且长,重音落在“锅”字上。他们的担子上有两样东西是必备的:一是风箱,一是炉子。炉子很小巧,只有一尺多高。可能“小炉匠”就因此而得名。此外,他们还有坩埚、锤子等工具。有人来补锅,小炉匠支起炉子、点燃焦炭,在坩埚里面放上些碎铜,拉风箱将火吹成白热化,不一会儿,铜熔化成汁,然后从漏锅的内侧,把熔化的铜汁浇进漏洞。漏洞的外侧用一特制的小模具接住,铜汁遇冷凝固,形成铆钉状,漏洞于是就被堵牢了。
陆游的时代,大概是用铸铁锢漏的,因为古代铜比铁贵。但铁的熔点高,熔化起来要费时费力费焦炭。锢漏锅可能只限于补漏洞。至于摔成两半的锅能不能用这种方法修理,我没见过,不敢妄说。
焊洋铁壶的是黑白铁匠
说小炉匠就是“焊洋铁壶的”,这是把两个工种弄混淆了。“焊洋铁壶的”虽然也使用炉子烧热烙铁,可他们属于另一行当——黑白铁匠。
黑白铁匠为什么俗称“焊洋铁壶的”?因为他们吆喝起来是:“有洋铁壶换底!”“有洗脸盆换底!”“拾掇——火炉子!”拾掇,就是修理的意思。再往后有了铝制品,他们的业务也有所扩大:“有钢种锅换底!”——钢种,是民间对铝的俗称。过去挑担子干这行儿的,多是河北、河南两省的人,吆喝起来多少带着些“怯”口音。
什么是“洋铁壶”?就是用“洋铁”打造的水壶。“洋铁”家族里,还有“洋铁炉子”“洋铁桶”等等。因为旧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只会铸铁不会轧钢,制作水桶、水壶的低碳薄钢板(俗称铁皮)都是国外进口的,因而叫“洋铁”。
通常说的“洋铁”,分为黑铁、白铁、马口铁。黑铁,即本色铁皮。为防止铁氧化生锈镀上一层锌的,叫白铁,也有人叫花铁。镀锡的,叫马口铁,通常用来做罐头和油漆桶。
焊洋铁壶的
黑白铁匠的学名,叫钣金工。他们跟铁匠还有区别。铁匠是打铁的,把铁烧红,放在铁砧上捶打,制成刀、剑和镰刀、斧头什么的,学名叫锻工。
“焊洋铁壶”在黑白铁匠手里那是小菜一碟。把烙铁烧热,粘上焊锡,在漏水的地方出溜几下,焊锡就把漏洞糊住了。说是烙铁,其实烙铁头是铜的,上钝下锐,有如新石器时期的石斧,安在粗铁丝的柄上。当年知青上山下乡,有个知青就带上了一把烙铁,下雨天不能下地干活儿,他就给老乡焊漏水的洋铁壶、漏水的洗脸盆,换点儿鸡蛋吃。
把薄铁皮加以剪裁、制成器物,这才是黑白铁匠的正经活儿。可别小看这门儿手艺,技术含量还是蛮高的,没有两下子连个烟筒也打不好,更别说打个烟筒拐脖(又叫“弯头”)了。因为下料需要画线,得会使用直角尺、圆规,还得懂圆周率、会计算。没有点数学、几何的底子还真是干不来的。薄铁皮的厚度通常在一毫米以下,有一定的柔韧度。制作水桶、水壶、烟筒,需要用咬合的方法,技术不佳,就咬合不住;咬合得不好,水桶或水壶会渗水。
薄铁皮制成的铁壶,使用时间长了壶底变薄、漏水,需要换底,即把原来的壶底剪下来,再剪一块薄铁皮换上。这才是“焊洋铁壶”最拿手的。后来有了铝制品,铝锅、铝壶底漏了,黑白铁匠也能给换,当然是换成薄铁皮的。
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把黑白铁匠组织起来,成立“黑白铁业社”,主要业务也由小修小补发展成加工制作烟筒、拔火筒、铁簸箕什么的,再到后来,有的黑白铁业社已经能生产制作汽油桶、农用喷雾器之类了。
锔盆锔碗的敢揽瓷器活
“没有金刚钻儿,就别揽瓷器活儿”,这是北京人常说的一句俏皮话儿。谁能揽瓷器活儿呢?锔瓷匠。他能把摔成两瓣或三瓣的瓷器重新拼接在一起、使之完好如初。
锔瓷匠的活儿是“冷加工”,不用炉子,把他们划进小炉匠的圈子那就错了。他们修瓷器是用锔子“锔”。那锔子是用薄铜片剪制而成的,中间宽,两脚细,两端弯曲,形状如书钉。骑在裂缝上钉上几个锔子,就让摔坏的瓷器破镜重圆。
铜软瓷硬,锔子怎么能钉进瓷器里?锔瓷匠有办法:先在瓷器上钻眼。瓷器表面的硬度堪比玻璃,所以要用最硬的金刚钻儿来钻孔了。金刚钻对于锔瓷匠来说,那简直就是饭碗、就是命根子。
锔瓷匠的钻有一横一竖两部分组成。竖的部分顶端有手柄,中部以下能转动,下端有金属钻头。“金刚”就在钻头的尖上。钻头部分真是金刚石的么?恐怕不一定,有些合金钢的钻头也是可以胜任的。所以说他们手里有金刚钻,也并不是夸张之词。老朽见过的锔瓷匠,使用的钻很短,手握的部分好像藏在个茶盅里。横的部分一软一硬,硬的是用来扯拽的弓,软的是缠在钻上的皮绳。钻之前,锔瓷匠先把钻头放进嘴里蘸点唾沫,然后找准位置,右手像拉胡琴似的来回扯拽几下,一个小孔就钻成了。再在瓷器裂缝的另一端钻第二个孔。两个孔钻完,把锔钉的两脚插进孔中,用小锤轻轻一敲,就把锔钉固定在了瓷器上,于是摔坏的瓷器就能继续使用了。
民国时锔瓷匠旧影
当然,锔瓷匠要先谈好价钱才会动手的。摔成两瓣的碗用一个锔钉是不行的,至少要三四个。锔瓷匠根据锔钉用的多少,向碗的主人谈价钱。锔钉用得太多,碗的主人就会觉得不如买个新碗划算了。谈好价钱,锔瓷匠先用小绳巧妙缠绕,把破成几瓣的碗按原样捆绑成一个整体,然后确定钻孔的位置。锔瓷匠不但可以锔瓷碗、瓷盘等小瓷器,还能锔大的陶瓷制品,花瓶、瓷罐,再大的如盆、如缸。
有的瓷器或制作精美,或出自名窑,或有特殊纪念意义,一旦跌坏,主人痛惜不已,便求助锔瓷匠,不计多少钱也要修好。这时候,锔瓷匠便拿出看家本领,把锔钉精心打制成梅花模样镶嵌在裂缝之上,于是本已摔坏的瓷器便如锦上添花,或许比原来还漂亮。此时的锔瓷已经不只是一门手艺了,而是一门艺术了。
走街串巷的锔瓷匠是不吆喝的。他们这行属于“八不语”。哪“八不语”?卖鸡毛掸子的,修脚的,剃头的,修鞋的,劁猪的,行医的,粘扇子的,还有就是他们锔瓷的。
不吆喝的,一般都有响器,那叫“报君知”。剃头的,手里拿着把铁打的音叉,学名叫“铁琴”,又叫“唤头”,用铁棍儿一拨拉:“哗楞——”行医的手里拿着串铃,又叫“虎撑”,据说是孙思邈发明的。粘扇子的有挎铃。有的连响器也不用,比如劁猪(即给小猪做绝育手术)的,他们的自行车把上竖着根铁丝,铁丝头弯下来垂着一根红穗。人们看见这红穗,就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了。在早先,这红穗则竖在他们挑的家伙事担子上。
磨剪子戗菜刀也有不吆喝的,用一串铁叶子,甩起来哗啦啦响。还有吹喇叭的,吹出来就两个音节:“re——so——”好像是:“哪儿——呐?”街头有调皮的小孩子赶在他喇叭出声之前大喊:“磨剪子磨刀的,你媳妇来了!”然后听喇叭发出声音:“哪儿——呐?”博得孩子们一阵开心大笑,好像捡了多大便宜似的。
锔瓷匠的工具担子上有个固定的小锣,小锣的一前一后各有个游动的小锤。锔瓷匠挑起担子走路时,随着担子的晃动,小锤来回击打小铜锣,发出“叮儿——当儿”的响声,人们就知道:锔瓷匠来了。(责编:沈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