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晚期新兴地主阶级逐渐掌握政权,借助政治优势进行社会改革,生产关系因此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步。铁器时代的到来与发展,促使青铜铸造业在生产技术、艺术水平和器物种类等方面得到极大提高,呈现出崭新的面貌,青铜器的发展迎来第二个高峰。尽管此时的青铜器在纹饰和造型上比商代更加繁缛、更加具有地方风格;但随着铁器的出现以及诸侯国之间连年不断的战事,导致青铜器在制作和铸造的精细程度、原材料的配比和铭文的篆刻方面稍逊于商周。这在此次修复的河南上蔡楚墓出土的青铜器中即有体现。鼎“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后来才用青铜铸造。青铜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飨等各种用途。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注1)自从有了夏代“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发展成为政治权力的象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49.html
修前概况分析及修复方案的制定
上蔡郭庄楚墓出土的带盖鼎,三蹄形足,两耳;鼎有盖,鼎盖中心有一环钮,周边配有三个环形配饰,口沿下有一圈凸起的细环纹。上蔡郭庄楚墓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大路李乡郭庄村。根据对郭庄楚墓以及已出土文物的分析研究,该墓的时代应该为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墓主可能是楚国分封在蔡国的高级贵族。这件鼎损坏、破碎非常严重,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送修。送修时文物支离破碎成50余块(图1),部分碎片变形比较严重,最小碎片直径仅为2至3厘米。要在修复中进行基本复原难度很大,整体修复是一件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基于对文物基本情况和修复难度的分析,制定了以整理和记录修前状况、碎片清洗、文物整形与拼对、焊接与粘接、补缺和做色等步骤为主的修复方案。1.上蔡郭庄楚墓出土的带盖鼎修前上蔡郭庄楚墓位于河南省上蔡县的楚国贵族墓地,构造十分奇特。墓向朝东,墓葬形制均呈土圹“甲”字形。中国古代崇尚厚葬,盗墓之风因此兴盛,上蔡楚墓也不例外,前后共被盗掘12次。在屡经劫难之后依旧幸存如此种类、质量可观的陪葬品,应归功于其独特的“防盗系统”。上蔡楚墓是一座罕见的积石积沙墓,在厚达10米的细沙层中打盗洞,对当时的盗墓者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正因其为积石积沙墓,导致部分坍塌的墓室中的数件青铜器包括升鼎、带盖鼎、铜壶、小铜鼎等,被埋压得严重变形、破碎,毁损程度均比较严重。修复、保护工艺实施
修前影像资料的保留破碎的带盖鼎需要在修复前由专业的文物摄影工作者对其进行拍照、存档。这为后续的文物修护工作提供参照,并能翔实地记录文物修复之前的基本状态与特征,方便修复工作中随时调用、查看与参考。碎片整理记录碎片整理工作是修复之前最为烦琐且举足轻重的一环。带盖鼎大大小小的碎块经估算有50余块。因青铜器身大多有装饰纹样,这给碎片整理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即可以根据纹饰走向与分布对碎块进行分组整理。除此之外,熟悉青铜器的器型也令整理工作事半功倍。不同时期的青铜器多种多样,虽多属礼器,但按用途可划分为酒器、食器、水器等,器型均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对不同器型的了解和认知,为碎片的整理工作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依据。
在整理各种破碎程度不同的碎片的过程中,根据实践归纳了以下几点经验:其一,由大到小的原则,即先把大块的分类整理,再找小块的;其二,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即先拼对出器物的大体外形,再将剩下的碎块进行逐一填充拼对;其三,由规整到不规整的原则,即先将碎块中相对较规整且外形相近的进行拼接,而后处理剩余相对不规整的碎块。在拼对过程中,按照上述原则可以尽可能高效、准确地将碎片进行归类整理。
碎片清洗上蔡楚墓长期阴暗潮湿的墓室环境导致青铜器表面产生锈蚀,与大量落沙固结在一起,所以在进行文物修复工作之前必须将带盖鼎碎片表面的沙土清洗干净。
清洗青铜器碎片需要格外谨慎。清洗时选择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不会与文物基体中的铜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锈蚀产物。使用竹签、木刀等工具将附着于碎片上的大面积浮沙去除。在不影响后续修护工作及展出的前提下,应适当保留文物上致密、稳定的无害锈蚀,这样既保留了出土青铜器的历史信息,也不破坏其古拙之美。整形碎片清洗后,就要对变形碎片进行整形,为后续的焊接工作做准备。墓穴的坍塌导致文物碎片变形比较严重,为达到最佳的整形效果,针对不同的变形碎片宜采用不同的整形方法。具体如下:较大的弧形碎块利用压力钳进行整形,平直一点的大块碎片利用“U”形钳垫木块的方法进行整形,个别变形小的碎片利用台钳等工具进行整形。整形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出土器物多由于受到墓室环境的长期挤压而碎裂,其碎片的变形部位早已形成顽固的变形状态,整形工具需长时间将应力作用于文物的变形部位,以期使文物的器型能够得以恢复。整形过程中还要根据整形的进度不断进行微调,使整形过程中施加的外力恰到好处地作用于文物而不会对其造成二次伤害。拼对、焊接与粘接碎块经清洗与整形之后,接下来的拼对、焊接和粘接是整个修复工作中至关重要的步骤。焊接是青铜器修复技术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修复大部分破碎金属质地文物、复原其器型的传统方法。用于文物的焊接技术不同于工业焊接,文物焊接主要采用锡焊法。行铜或铜合金器物的焊接)、对焊接对象影响小等优势,被应用于青铜文物的修复。带盖鼎鼎盖和鼎身的焊接和粘接(图2、图3):首先,将鼎口倒置于桌面,根据口沿大碎片的弧度确定鼎口的直径;然后,将切面为方形的两块相连,并在打磨好的断口处进行焊接;最后,依次完成整个鼎口的焊接。2.上蔡郭庄楚墓出土的带盖鼎鼎盖的焊接
青铜器能用焊接法修复的一个前提是基体要具有良好的金属性质,这样才能与锡焊在高温作用下连接在一起。然而,出土的青铜器大多距今两三千年,经过长时间的氧化与腐蚀,其基体的金属性质大多已经丧失,因此会出现返回矿石化状态的所谓“矿化”现象。3.上蔡郭庄楚墓出土的带盖鼎口沿的焊接
带盖鼎的碎片中亦有少部分存在基体矿化的问题。在修复过程中,基体金属性质弱的碎片在焊接中会形成虚焊,大大降低焊接后的强度,甚至稍有外力作用就容易脱焊。显然,这些矿化的碎片不适合用焊接的方法进行修复,需要使用环氧树脂对其进行粘接,以达到预期的强度(图4)。4.上蔡郭庄楚墓出土的带盖鼎的焊接与粘接
不论是焊接抑或粘接,技术难点均在于,一定要按照两块碎片已拼对好的接口和器型原有的弧度进行焊接或粘接。操作时务必做到精准,避免错位后返工,而对文物造成新的不必要的损害。补缺焊接、粘接后,难免还会有缺失的部分,如图5所示,带盖鼎的器身局部有缺失,需要进行补缺。补缺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为黄铜片。为使补缺的黄铜片更接近原件,要将硬度较大的黄铜片经过退火使其降低硬度,修剪出文物缺失处的形状,敲打出与文物器型接近的弧度。5.上蔡郭庄楚墓出土的带盖鼎补缺前做色做色虽为修复过程中的收尾工作,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做色的好坏直接影响文物修复完成后的外观效果。带盖鼎拼接完成后会在器物表面和内壁留下焊接和粘接时的残余物,即焊锡和环氧树脂。在做色前要将焊锡和环氧树脂依循器物表面纹饰、弧度打磨平滑,然后用无水乙醇调和虫胶漆并加入所需的矿物质颜料调配出与带盖鼎表面接近的颜色。通过利用毛笔、海绵等工具多次过渡、晕染及套色后,将修复部位的颜色做得与原锈色接近,以达到展陈要求(图6)。6.上蔡郭庄楚墓出土的带盖鼎修后照修后资料整理存档带盖鼎修复实践中,须及时记录修复工作的全过程。按照制定的修复方案完成工作后,由专业人员进行修后摄影。作为第一手资料,以上相关信息被系统地整理与存档,便于未来查阅。总结
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尘封的过往与回忆,是历史和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展现其原有历史风貌的同时,传达了古人的艺术审美取向。经过严谨细致的修复工作,残破不堪的上蔡春秋晚期楚墓出土的青铜带盖鼎得以修复保护,达到了展览要求。此外,这件鼎的修复也丰富了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青铜器的参考、研究实例。文∣王有亮、荀艳摄影∣王有亮、尹航王有亮,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研究员,年进入金属陶瓷修护室,从事青铜器和金属文物的修复保护工作荀艳,现就职于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硕士毕业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国立美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师承王有亮学习青铜器修复和复制技艺注释1.李伯谦、唐际根,《青铜器与中国青铜时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年4月,第23页。本文刊载于《典藏·古美术》年8月刊。原标题:《再现青铜器的历史风貌河南上蔡楚墓出土带盖鼎的修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