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6日电题:“双奥作家”写“冬奥”: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中新社记者应妮
年,报告文学女作家孙晶岩应北京奥组委邀请,全程跟踪采访了年北京奥运会,创作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五环旗下的中国》。12年后,她与奥运会再续前缘,开始了对中国冬奥的深度采访并推出最新作品《中国冬奥》。在日前的新书发布会上,她笑称自己也得了一个“双奥作家”的美誉。
她直言《中国冬奥》的写作初衷是“为了向世界介绍中国”。“年奥运会的时候,我和外国记者一起参加了二百多场新闻发布会,外国记者还在问我们有没有电灯。我在首钢采访,当时首钢为了奥运会整体搬迁,接待人员为大家沏茶,一个美国记者问我,你不觉得喝的这个茶水里有钢铁的味道吗?这些都让我感到,体育盛会是一个很好的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契机。”
为了写这本书,孙晶岩历时五年,从年5月开始接触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工作人员,到深度采访国内外二百余位与冬奥运动相关人员,全面写出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从酝酿到场馆建设工程中的艰辛、挑战和成就,记录了北京这座“双奥之城”携同张家口崇礼在年冬奥会中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环保奥运、节俭奥运的闪光历程。
与冬奥会建设者一起过春节、吃盒饭,孙晶岩更加理解了他们的不易。“我站在崇礼‘雪如意’前采访建设者,鹅毛似的狂雪在我们面前飞舞,看到建设者手冻得像胡萝卜通红通红的,眉毛、睫毛上都是霜。我看到运动员和教练员春节不休息,顽强训练;雪车雪橇运动员驾驶着雪车雪橇飞驰而过,高山滑雪运动员在雪场穿越旗门连续转弯下滑;我看到建设者加班加点,无法与家人团聚,深切体会到什么叫作无私奉献,为国拼搏。中国有了这样的基石,国家就大有希望。”
一次次回望过去,更能够看到今天的进步。书中的《冰刀在冰场闪亮》一章回忆了年底叶乔波在韩国参加世界速滑比赛的情景。赛前训练时,叶乔波的冰刀鞋出现问题。当时中国不富裕,中国选手都没有备用冰刀鞋。叶乔波借了电焊和焊锡,笨手笨脚地焊起了冰刀管。第二天上午比赛,她穿着自己焊接好的冰刀鞋夺得了女子速度滑冰米、米两枚金牌。
“现在的中国,运动员使用的冰刀鞋、运动服、雪具都有了很大进步,还有飞行器核心力量训练、漂浮仓放松恢复、加压放松恢复、按摩放松恢复等,有力地加强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了运动水平。中国运动员的伙食超级棒,有专门的营养师设计营养配餐。”孙晶岩说。
筹办冬奥会的这几年,也是冰雪项目在中国普及的几年和科技进步的几年。中国过去没有可以举办冬奥会、世界杯以上级别国际比赛的高山滑雪雪场、雪车雪橇赛道、U型池、滑雪大跳台等,短短几年时间,这些优质冬奥场馆纷纷建了起来。亚布力滑雪场还有了智能雪场,得到国际雪联、国际滑联和国际单项组织的认可,一些新建的冬奥场馆成为世界之最。
年2月,“双奥之城”北京将再次闪耀世界,绽放出绚丽的冬奥之花。在孙晶岩看来,冬奥会再次给中国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中华文化能够在世界上展示出来。冬奥场馆的竣工和运动员的出色成绩标志着中国已经成长为一个体育大国,随着国家实力的增长,中国将更紧密融入全球体系。
(中国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