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重庆森林》
在广东人们的心中其实也有这样的罐头情结。那就是——豆豉和鲮鱼的相遇。
“甘竹罐头,甘香可口”,从小到大,只要听到这句广告词,就会立刻想起豆豉鲮鱼的味道。
一罐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豆豉鲮鱼罐头,同时包含了两种地道的广东食材。一打开罐头的包装,就会看见大块的鲮鱼下面铺垫着饱满油润的豆豉,鲜咸的豆豉配上酥脆的鲮鱼,香气十足,连讨厌速食食品的妈妈们也总会在冰箱里常备几罐以防不时之需。对于离家读书或者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豆豉鲮鱼配碗白粥、米饭,既能吃饱吃好,又能尝到家乡的味道,无疑是一解乡愁的恩物。
而在百年前,豆豉鲮鱼罐头就正正是由一群离乡别井的游子发明的。蔡澜先生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离开新加坡,到国外求学。即使后来吃遍山珍海味,他还是忘不了用豆豉鲮鱼下饭的滋味,在文章写道:天寒地冻,当肚子饿时,来一大碗热腾腾的白饭,夹一块豆豉鲮鱼吃之,绝对没有比这渺小的罐头更美妙,更令人满足的餸菜。十九世纪末时,大量珠三角一带的人漂洋过海“下南洋”打工,为解决长途路程中的吃饭问题,他们将家乡出产的鲮鱼煎过,加上一些下饭味美的豆豉,以豆油浸泡在瓦罐中随身携带,防止腐烂。到达异乡后,豆豉鲮鱼更加成为他们缓解思乡之情的恩物。这便是豆豉鲮鱼罐头的前身。
看到豆豉鲮鱼大受欢迎,商人们把握商机,向欧洲人学习制罐头。年,他们在广州创办了广茂香罐头厂(用的是“鹰唛金钱”商标,后改名为广东罐头厂),生产出世界上第一个豆豉鲮鱼罐头。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国内的罐头厂采取小作坊模式,装罐,抽空,焊锡封罐,整个过程全靠人手操作。
虽然制作罐头的技术来自国外,但豆豉鲮鱼配方却是地地道道的广东特产。由于鲮鱼属于暖水性鱼类,一旦待在了7°以下的淡水,就难以存活。所以珠三角一带的环境最适宜鲮鱼生存。而另一位主角豆豉由黑豆或黄豆制成,产自广东阳江或罗定,同样属广东特产。鱼肉湿润,微微透着豉香;豆豉咀嚼后,又有鱼油的丰腴,美味的秘诀在于豆油。罐头工厂会把豆豉和鲮鱼分开处理,按照「先豆豉,后鲮鱼」的次序入罐,再注入豆油,使豆豉和鲮鱼充分接触,相互渗透。同时,豆油会把鱼骨浸得酥软,这也是我们吃鱼时,感觉不到骨刺存在的原因。
在全国,豆豉鲮鱼的品牌有几十家,竞争激烈。其中,甘竹、粤花(珠江桥牌)、鹰金钱,是最有实力、家喻户晓的三大巨头。最深入广东市民民心的要数甘竹牌,它的15秒广告和8字广告词,小时候每次打开珠江台看《外来媳妇本地郎》,总会跳出这个洗脑的广告。“甘竹罐头,甘香可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586.html